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

So that's me!! 媒體報導!






圖文摘自《MOVEMENT》雜誌 作者:何干



今年農曆過年,Lan一一打電話向合作的布料廠商拜年,她大聲地回應電話那一頭的毛衣廠老闆,「對啊!我們還活著!」語氣有一股驕傲。



Lan和 Wen去年二月以她們的姓氏「楊」成立「木易」公司,六月正式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「so that’s me」,開始闖盪已經殺得血流成河的台灣服裝市場。一年下來,她們活下來了,而且還增加兩個七年級生力軍─弟弟Still和堂弟Yuan Te。



「so that’s me」是這兩個大女生的夢想,沒有很偉大,但是很踏實。Lan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,後赴英國Nottingham Trend University專攻時尚與織品設計;Wen畢業於政大廣告系,後在紐約長島大學取得MBA學位。創立「so that’s me」之前,Lan是國內某針織公司主管,Wen則在紐約工作,在外面的世界繞了一圈,兩姐妹決定從「自家頂樓」重新出發。






「歐美不少高級品牌,用的布料其實來自台灣。」Wen舉了一個美系品牌為例,一件強調質料柔軟伏貼的簡單t-shirt要價三十美元,更高者還有六十美元,「其實那是台灣的布!」Lan和Wen想要用台灣布料做出最舒服的衣服,他們師法該美系品牌追求品質的精神,但「那是過程」,最終目標是傳達、創造一種「so that’s me」專屬的Lifestyle。



設定目標之後,她們展開「尋布之旅」,剛開始苦無門路,她們於是按照織品公會名單,一家一家打電話詢問可否前往拜訪,結果碰壁者多數,有人一聽到她們不是那種要在大陸工廠大量生產的「個體戶」,馬上忠告,「不怕死,做不起來的啦!」



不過,她們並沒因此打退堂鼓,繼續一家一家問。走訪布廠的過程中,兩姐妹見識到本土成衣產業的沒落,從上游到下游通通外移,產業鏈缺乏整合,讓她們得為每一製程所需的資源奔走。



不過,危機也是契機,Wen換個角度想,如果不是產業規模縮小,像「so that’s me」這樣生產量少又吹毛求疵的需求恐怕找不到布廠願意幫她們開染缸。



找到願意合作的上游布廠,兩姐妹又開始苦尋中游的成衣廠,同樣地,她們再度因為「規模不夠大」而處處碰壁。有一天,Lan突然靈機一動,「隔壁不是有一間成衣廠嗎?」 ,如今「鄰居有難」,老闆站出來相挺。



立夏過後的一個炎熱午後,四姐妹兄弟一行人浩浩蕩蕩到「鄰居家」取貨,Wen指著蹲在地上清點衣服數量的Still和Yuan Te開玩笑,「創意總監」和「IT部門主管」都親自來點貨了。一句玩笑話卻道盡現實,他們沒有工廠,只有四雙手,為了達成夢想,只好四個人在兩間工廠之間來來回回,終於把貨全部搬回頂樓工作室。





從設計到販賣的所有過程,四姐妹兄弟一手包辦,他們堅持所有過程「MADE IN TAIWAN」、堅持「一○○%純棉」、堅持親筆寫感謝明信片給每一個客戶、堅持找到擁有像水蜜桃表皮觸感的「蜜桃棉」、堅持「摸起來」比「看起來」重要…他們的堅持吸引到華晶創投總經理曾煥哲的目光,這位造就新浪網成功上市的背後推手給了「so that’s me」很高評價:這是一家百分之百的創意公司。





「ME」成立以來,獲得海洋音樂祭訂單、在「簡單生活節」結識不少忠實粉絲,小小闖出名號,如今在台北美麗華商城取得一個沒有更衣間的臨時櫃,Still已著手設計一個帶有濃濃「so that’s me」風格的行動更衣室。



夏天來了,工作室裡的電風扇不停地轉著,Still忙著畫下一季的設計圖,Wen用一副「訓練有素」的口吻接電話訂單,匆忙在六層樓之間奔走包裝送快遞。工作室很安靜,成員們各司其職忙碌著,穩定而踏實朝夢想邁進。

2 則留言 :

  1. 第一次接觸貴店的布料,確實被吸引住了,但希望在細部的品質方面,能再加強一點。

    收邊的部份並不夠完整。

    回覆刪除